为深度解码唐诗中蕴含的古越文化标识,7月6日,williamhill威廉希尔“浙东唐诗之路”实践队在指导老师娄欣星和王宏芹的带领下,来到新昌博物馆、唐诗之路博物馆、王羲之故居旅游区开展实地调研。
实践队的第一站是新昌博物馆。馆内的“唐诗之路”特展以“唐诗之路”产生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发展脉络为主线,生动展现了“浙东唐诗之路”的绮丽浪漫,以及新昌在这条诗路中的重要地位。成员们穿梭于各个展区,沉浸在不同维度的唐朝气象之中:“大唐飞歌”展区将恢宏的盛唐气象深深植入人心;“诗行浙东”借助全息投影和互动诗词问答屏等新颖形式,让古老的唐诗“活”了起来;“梦回天姥”展区则引领队员们真切体会到了诗仙李白对越地山水的无限钟情。

实践队在新昌博物馆参观
随后,实践队来到唐诗之路博物馆。馆内以多媒体技术生动再现了唐代诗人沿剡溪泛舟、访天姥寻仙的旅程。当潋滟湖面在投影中浮现,队员们登上了模拟小舟,现实与诗意交融,队员们仿佛回到千年前,与诗人们共游灵秀越地。馆内,一块电子展板尤引人注目,屏上动态呈现的“诗路地图”,清晰标注了诗人行迹与创作地点,队员们由此直观把握了唐诗之路的文化地理脉络。

实践队在唐诗之路博物馆合影

成员们在唐诗之路博物馆参观
下午,实践队员们来到了王羲之故居旅游区。拾级而上,古松柏层层掩映,光影斑驳间,队员们来到晋王右军墓碑前。两旁石柱上,镌刻着“一管擎天笔、千秋誓墓文”的楹联。大家静默伫立在石碑前,于古今交织中细细感受着书圣晚年隐居生活的宁静与简朴。而这副楹联,恰是“书圣”真性情的人生写照,他所展现的洒脱,不仅是他人格魅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,更在无形中,影响了后世文人的创作精神。
新昌之行,队员们深化了对“浙东唐诗之路”的理解——它不仅是一条单纯的地理路线,更是一条承载着千年文人精神积淀与山水美学意蕴的文化长廊。而在嵊州的王羲之故居旅游区,队员们对王羲之“天人合一”的古越精神特质有了更深的认识。这次实践,队员们踏上了文化深度寻访之路,在体悟魏晋风骨的同时继续探寻古越文化的现代化表达,让千年文脉在创新中焕发新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