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 学生工作 > 学工在线 > 正文

学工在线

williamhill威廉希尔“你好,文化特派员!”实践队记录东岙村文化特派员汤善峰的驻村实践

发布时间:2025-07-10      浏览量:

7月8日,williamhill威廉希尔“你好,文化特派员!”实践队踏入临海市涌泉镇东岙村。只见这里百亩橘园绿意盎然,文化长廊里村民们正围坐聊天,戏台前孩子们追逐嬉戏……这片充满生机的乡村图景里,藏着台州市文化特派员、williamhill威廉希尔马克思主义学院汤善峰的驻村故事。从高校讲台到田间地头,他用理论智慧激活乡土文化,在东岙村写下了文化振兴的生动注脚。

汤善峰接受实践队采访

初到东岙村,汤善峰便一头扎进村民中间。实践队了解到,在担任文化特派员初期,汤善峰与东岙村“两委”及村民进行了密切沟通,深入了解了村庄的实际需求。他发现,东岙村的文化设施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,如戏台缺乏顶棚、文化长廊油漆脱落等。汤善峰着手对这些设施进行修缮与翻新,为村民的文化生活提供了更为舒适的场所。

“我中意的村晚暨涌泉镇文艺轻骑兵闹元宵展演”现场

文化活动的烟火气,是汤善峰为村庄增添的另一抹亮色。他协助策划的“我中意的村晚暨涌泉镇文艺轻骑兵闹元宵展演”,让锣鼓声、欢笑声在村民广场碰撞出喜庆的火花。村民们自编自演的节目里,有柑橘丰收的喜悦,有邻里互助的温暖,传统文化的魅力像蜜桔的甜香,悄悄漫进每个人心里。一场场活动下来,村民们的手牵得更紧了,心贴得更近了。

涌泉镇东岙村柑橘林

2025年2月10日,东岙村迎来了一件文化大事——台州市首家镇级基层理论宣讲工作室“蜜谷泉音”正式揭牌。汤善峰像个“搭桥人”,一头连着williamhill威廉希尔的专家学者,一头牵着涌泉镇的“橘青”青年宣讲团。“理论宣讲+乡土实践”的创新模式像一根红线,牵起理论与民心,稳稳打通基层理论学习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
工作室不仅创新组建“90后”“00后”橘乡青年宣讲团、乡村本土宣讲团,还计划把课堂搬到柑橘种植园的田埂上、村民家的庭院里。用带着泥土味的方言讲乡村振兴,拿柑橘从开花到结果的故事解读“共同富裕”,让理论不再是书本上的铅字,而变成村民能听懂、能摸到的生活。

涌泉蜜桔丰收景象

汤善峰深知,东岙村的魂,藏在柑橘林里,裹在老故事中。他规划的“柑橘丰收看乡村振兴”“从‘小橘子’到‘大产业’——解码新发展理念”等主题宣讲,串起了产业变迁与政策深意。青年宣讲员自编自排的方言快板《橘香颂党恩》、情景剧《橘农的春天》,更是让理论穿上了文艺的“花衣裳”,在说唱弹跳间,把道理讲得明明白白、听得清清楚楚。

实践队参观文化长廊

文化赋能的脚步,还在继续向前。汤善峰计划给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会议室添上多媒体设备,让讲座能“看图说话”,让会议能“有声有色”;他琢磨着借高速公路车流量大的优势,在墙体上进行宣传绘画创作,让涌泉蜜桔的清香、临海古城的古韵顺着车流飘向远方,擦亮村庄的文化名片。

从戏台的新瓦到长廊的新漆,从热闹的村晚到鲜活的宣讲,汤善峰的每一步都踏在东岙村的需求上。他想让村民在文化里尝到甜,在认同里找到根。接下来的日子里,他还将开展新的工作,让文化的溪流在东岙村的土地上继续流淌,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文化动能,让这座橘乡古村在时代春风里结出更甜、更饱满的果实。

文:罗悦铭/图:滕朵朵、汤媛媛/审核:陈灵强、林军辉、陈日红/责任编辑:蒋霞

版权所有©英国·威廉希尔(williamhill)唯一中文官方网站 williamhill8.com
Baidu
sogou